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他们从“死亡之海”走来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08-28    浏览次数:

2021年08月12日11:2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8月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讲解员讲述缝满296个补丁的军大衣背后的故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雪迎/摄

位于石河子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有个镇馆之宝,一件缝满296块各色补丁的军大衣。

1995年建馆之初,研究馆员张红彦和同事们走街串巷,搜集老物件,找到了八师一二二团王德明老人的家,老人是1949年跟随王震将军进军新疆的老军垦,平房的架子里整整齐齐地堆放着一摞摞旧军装,上面布满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补丁,老人像珍视军功章一样爱护着这些旧军装,谁都不让动。后来,还是老伴悄悄捐赠给了博物馆。

如今,每一个走进军垦博物馆探寻兵团历史的人都会为军大衣的故事动容,它的背后,是三代兵团人长期屯垦戍边实践孕育的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

沙海老兵:献了青春献终身

时隔72年,回想起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场景,93岁的杨世福对当时的艰辛,依然能够脱口而出。

1949年11月底,和田发生反革命暴乱,驻守在阿克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军五师十五团承担了紧急平叛的光荣任务。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十五团的指战员果断选择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800多名官兵历时18个昼夜,行军790多公里,及时进驻和田,平息了叛乱。

“行军到第十天,遇到了沙漠中的黑风暴,狂风一来,风沙刮到脸上,眼睛都睁不开,个个都像从沙子里挖出来一样,全身上下都被沙子填满了,就这样背上装备,迎着风沙,又走了110里路。”杨世福那时还是个参军三个月的新兵,他回忆说:“没有人放弃,放弃就是死路一条,只有继续往前走。”

“但还是有人没能走出沙漠。”杨世福回忆道,二连的排长李明是个老八路、战斗英雄,因为行军饮食不规律,有严重胃病的李明晕倒在沙漠里,被风沙埋了。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四十七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里,保存着一份已经解密的电报:“十五团驻和田万不能调。”

老首长王震这道特殊的命令让这些经历“死亡之海”考验的战士们留在了和田这个叫“夏尔德浪”(维吾尔语,意为黑色的戈壁滩)的地方,他们集体转业,在万古荒原中开发建立了十四师四十七团,铸剑为犁,屯垦戍边,像大漠胡杨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昆仑山下,默默守护着新疆的南大门。

老兵们一辈子再也没有离开和田。

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兵团领导去看望他们,问他们有啥愿望,老兵有的说没坐过火车,有的说没到过乌鲁木齐,还有的说离开王震将军几十年了,想见见王震将军……

老兵被请到乌鲁木齐,安排住在最好的宾馆。晚上这些老兵看着雪白平整的床单,竟然舍不得在床上睡觉。第二天,服务员进房间打扫卫生。看到没有一点褶皱的床铺,和躺在地上睡觉的老兵们,一下子泪流满面,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老兵来到石河子市参观。在王震将军铜像前,老战士站成一排,向王震司令员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李炳清代表老战士汇报:“报告司令员,我们是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士,我们胜利完成了你交给我们的屯垦戍边任务。你要求我们扎根边疆,子子孙孙建设新疆,我们做到了。现在我们的儿女都留在了新疆,留在了和田。我们没有离开四十七团。”

对老兵来说,绿军装是他们的心头挚爱,杨世福头上的军帽已经戴了30多年。

如今,老兵们相继离世,杨世福成为在世的最后一位沙海老兵,可他们的儿女和子孙后代很多也留在了四十七团,延续着屯垦戍边的使命。

建城戍边:从戈壁荒漠到明珠城市

距离石河子市20公里外的第八师一五二团境内,有一个“军垦第一连”的红色旅游景点,这里遗存着当年兵团屯垦戍边创业初期的地窝子群、干打垒伙房,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木轮牛车、木犁、石磨及近百幅垦荒时期的老照片。

“兵团创立之初,面对的是‘水到头、路到头、地到头’的戈壁、沙漠、荒原,没有房子,军垦人创造了‘地窝子’,他们在地上挖个坑,上面盖上柴草,掘地为穴,这就成了第一代军垦人的家。”讲解员王淑军指着第一连荒草丛生的坡地上大大小小的二十多个地洞说。

王淑军是兵团第二代,父亲上世纪60年代来到石河子垦荒安家。“父亲把对兵团的感情也寄托在子女身上,我排行老二,我们兄妹四人的名字连起来就是‘红军胜利’。”

兵团一位老领导曾对屯垦戍边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翻开中国地图,新疆实际上是一个大圈、两个小圈。大圈就是漫长的国境线,两个小圈,一个是塔里木盆地,一个是准噶尔盆地。兵团的绿洲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漫长的边境线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周边。

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几万人民军队发扬南泥湾精神,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深入万古荒原,一手握枪,一手拿镐,挖渠引水、开荒造田,从将军到士兵,挖穴而居,喝碱水、吞麦粒,投入战天斗地的大生产运动中。他们架桥修路、兴修水利、垦荒造田,建成了一大批大规模的现代化国有农牧团场,奠定了新疆现代工业、农业的基础,建起了石河子、阿拉尔、奎屯、北屯等一座座军垦新城。

在和田荒漠,沙海老兵张远发嫌连队发的坎土曼太小,自己到铁匠铺打了一把3.5公斤重的坎土曼,一人开的荒比两个人都多,人称“坎土曼大王”。工地上的“土喇叭”天天喊着张远发的名字,越喊越有劲,他月月有奖品。有一次部队举行集体婚礼,他一次就送给新人们5件背心。

王淑军说,那时,新疆的工农业发展十分落后,战士们节衣缩食,主动要求把一年发两套的军棉衣改为一年发一套。在开荒年代,衣服磨损得非常厉害,战士们缝缝补补接着穿,节省的经费全部投入到经济建设中。

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石河子第一代军垦人纺出了新疆第一缕纱,织出了新疆第一匹布,造出了新疆第一块方块糖。

68岁的孙跃先是第四师六十六团“老百姓宣讲团”的成员,他也是军垦第二代。1954年,母亲带着年仅一岁的孙跃先从山东莱州来到兵团支边。

“从小到大,我印象最深的是住在地窝子里的孩子们每到冬天,双手双脚起的一片片冻疮。”孙跃先说:“如今四师、可克达拉市建设成了一座花园城市,这是我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

“老百姓宣讲团”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66团老年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有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的原师长谢睦森,有兵团劳模陈茂昌,有20年如一日义务维护交通安全的退休职工叶鼎铭、刘胜山,有用镜头记录真善美的离休干部闫欣秋等,他们走进连队、社区、学校,用发生在身边的感人小故事讲述兵团精神。

宣讲团中年龄最大的是92岁的闫欣秋。他1950年12月进疆,随部队集体转业屯垦戍边。

“在伊犁的71年间,我深深体会到兵团在新疆的重要性。”闫欣秋说,“可克达拉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第八座城市,很多老同志喜欢打扮得漂漂亮亮,逛公园、跳广场舞、打牌,过着休闲的生活。”

一些年轻人看到这种场景会说“老人们过得太舒服了”,这时闫欣秋总会冲上去,和青年攀谈起来:“你知道她们当年怎么过来的?她们来时只有十几岁,比你们现在还要小……”

“我是老百姓宣讲团成员,就是要用身边人身边事给老百姓宣讲,兵团的发展历程并不是轻轻松松获得的。”闫欣秋说。

兵团青年:传承兵团精神

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仅有的两所大学之一,石河子大学坐落在军垦明珠城市石河子市,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创建的第一兵团卫生学校。在马背上创校的石河子大学与共和国同龄,与人民军队同源,与兵团精神同根。

山东姑娘单爱兰2014年天津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石河子大学美术系任教,她说,“来到石河子,我常去参观大学校史馆和军垦博物馆,那里陈列的一件件军垦文物让我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了兵团。”

“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比较浮躁,无法静下心来学习,需要给予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我就布置了一个任务,带他们去军垦博物馆画兵团的老文物。”单爱兰说,7年来,她带着学生进行有温度的兵团主题性绘画作品创作,举办系列画展。

“学生们在绘制军大衣、军功章、兵团儿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追忆兵团历史,读懂了兵团,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新疆和兵团工作,继续传播着兵团精神。”单爱兰说。

石河子大学还开设了一门很火的“道路与人生”思政课,邀请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芳、北塔山牧场的上海支边青年李梦桃等老军垦来讲述他们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奉献新疆的人生经历和故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在课堂上,1963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来到石河子大学任教的曹连莆教授讲述了自己如何立志为边疆选育种植新品种的过程。

“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切机会,就想为兵团育出新的品种来。1986年,第一个春小麦品种‘石春1号’终于诞生了。23年之后才姗姗来迟,来得不容易!我们先后为新疆的麦类作物家族增添了5个新成员。1997年育成的‘新啤1号’是新疆自育成功的第一个啤酒大麦品种,‘新小黑麦1号’填补了新疆小黑麦育种的空白。只有经历了往昔的磨难,才能体味到今日的甘甜。”曹连莆说。

石河子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卿涛说:“兵团精神是支撑兵团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一代代兵团人选择来到艰苦边疆创业的原因。石河子大学开设了兵团精神育人名师思政导航课,邀请身边的兵团精神传承人走上讲台,让有故事的人讲故事,学生们从故事中了解兵团人为什么可爱,从情感深处认可兵团精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雪迎)

Copyright 2014-2016 大红鹰电子游戏官网 - 大红鹰游戏平台欢迎你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大红鹰电子游戏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