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学科文化视域下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三重意蕴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11-19    浏览次数:

2024-11-18来源:《中国高等教育》作者:孙国柱

历史上,人以群分的基础往往是由自然形成的行业所塑造的,而现代社会的职业分类往往与学科分类紧密相关,甚至直接对应。学科文化,注重学科生态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深层联系,是将学科本身当成塑造人类社会以及生成人类文化关键力量的新兴概念,包含了学科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自身所蕴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操作系统、组织形态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所展现的诸多新形态、新特征,大都可以从学科文化中找到其产生的端倪。在20世纪中叶,斯诺所提出的“两种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之争反映了学科壁垒尤其是广义的文理分科所导致的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如果单纯过度依赖科学技术,这种重科技轻人文的整体倾向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人类社会也难以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这一改革导向,将促进文理融通,对于个人成长、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具有多维度的现实意义。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当今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对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价值。科技教育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科技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拓展生活领域的重要手段。通过科技教育,人们可以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个人发展。然而,科技教育并不能孤立存在,它需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以确保科技的发展不偏离人类社会发展的轨道。人文教育,是意义之学,是价值之学,强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塑造。人文教育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道德观念和社会担当,使人们在追求科技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持对自我、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文关怀和全球视野的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

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没有顺理成章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瞿秋白先生在《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一文中就指出,“文明人不但没有从物质生活解放出来,反而更受物质需要各方面的束缚锁(所)系。以全社会而论,技术文明始终只能解放一部分的人”。现代文明社会不能只是致力于经济的发展,更要聚焦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孔子云:“君子不器。”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才有望克服人的“物化”现象,也会有助于破解人的异化问题。

对于个人发展来讲,仅仅依靠某一学科的培育肯定是不够的。不同的学科对于人的培育有不同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不能仅仅是“知识分子”“专业人士”,还需要是“文化人”,甚至是“通才”。事实证明,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离不开多学科的全方位培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科素养与文化素养、知识素养有着紧密关联。人文学科是形成文化素养的重要来源,也是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则是形成知识素养的基本来源,其中自然科学构成了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素养,能够让人了解人生的意义;知识素养,能够让人具备全面的才能,科技和人文结合构成了学科素养的重中之重。人的自由发展,更多是由文化、价值进行诠释;人的全面发展,则更多是由知识支撑。文化素养和知识素养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协调价值和知识、无用与有用、目的和手段、通才与专才等诸多关系,恰好可以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支持。恰当处理价值与知识的基础性关系,为正确把握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提供了基本路径。科学知识确实能够带来强大的力量,人文教育所彰显的博大境界则在根本上提供了学以致用的归宿所在。无论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为人类奉献的自觉意识,都依赖于人文教育,并落实在科技教育之中。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现代教育的各个环节,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学教人,最终是要培养出满足人民需要,响应时代呼唤的德才兼备人才。

跨学科文化的培育往往能够有效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全面进步。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人才培育契机。钱学森先生曾对人类的知识进行重新分类,尤其是将哲学、科学与艺术加以充分整合和高度提炼,提出了“大成智慧学”的倡议。在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时代背景下,钱学森先生当年的美好设想有望获得真正的实现。在新时代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思考,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新思路,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新方案。在统筹兼顾、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人才培养都会出现的新变化,为教育新学科、学术新理论、改革新模式的产生提供了方法路径。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依托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学科优化组合上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从改革的需求和发展的要求来讲,现有的学科形态乃至学科布局,都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符合时代发展大势所趋的教学方法、评估方法也需要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改革。在当前跨学科、超学科乃至新兴学科成为教育发展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应该按照学科分化组合的底层逻辑,进一步强化文理工交叉,产学研结合,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激活固有学科,孕育新兴学科,促进学科形态的更新迭代,保障学科生态的优化布置。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当下,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依赖于传统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指标,而且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以及国民整体素质上。科技教育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技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这些人才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了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从而增强了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科技教育的发展并不能孤立进行,它需要与人文教育紧密相连。科技创新需要灵感和创造力的激发,而人文教育正是培养这些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丰富情感、激发想象,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

“硬实力”为“软实力”的孕育奠定了物质基础,而“软实力”则为“硬实力”的积蓄提供了精神引导。对于事物的发展来讲,既需要动力,也需要目的。动力是方法,目的则是方向——没有动力,难以沿着方向达到目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方向,再强大的动力也是枉然。楼宇烈先生曾经这样概括人文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人文立本,成人之道;科技利用,强国之器。”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有助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平衡协调。将“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新时代的中国已在经济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在政治上发挥了卓越的影响,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有待加强。

人类社会越是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那些仿佛无用的人文学科越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类似“文科无用论”这样的说法,是对人文学科的地位和功能缺乏恰当而全面的认识所导致的。人文学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全方位的。在某些情况下,人文学科本身也可以直接变成生产力,甚至是新质生产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文化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广阔而灵活的就业空间,有不少学者认为应该将文化产业独立起来,称为“第五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文化的力量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经济、政治乃至社会都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从国家层面来讲,应该充分肯定人文学科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所具有的全方位、基础性润泽作用。在当前的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应该将人文学科的学科布局,与科技发展要求、国家战略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形成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国家综合实力跃升。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必须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把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对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价值。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革新,更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谋划。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时所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物质文明更多是自然科学推动的,制度文明更多与社会科学有直接的联系,精神文明更多是由人文学科支撑的,其中自然科学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显学”。虽然自然科学在解决许多问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文学科在解决问题中的独特价值。诸如STEAM教育这样的改革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克服分科弊端的综合化倾向,具有相当程度的时代进步性。但是,这些改革方案在根本上没有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内在有机结合起来。与那些更多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教育改革策略不同,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方案,实际上是正面直接处理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问题。从学科底层的学理来讲,人文与科技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人文与科技都是人类整体思维的某种可能表现。马克思曾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自然界的社会的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在根本上,科技和人文应该深度交融,互相发明,在思维方式上能够实现新的内在统一。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学科壁垒尤其是文理隔阂造成的问题,为人们认识世界乃至改造世界,树立了更为健全的实践姿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可以更好地应对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升级到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奠定坚实基础。工业文明社会,在科技的助力下,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西方发达国家却也普遍走上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并滋生“科技万能”的幻想。面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迅速丧失等众多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人类社会急需新的发展模式——从工业文明升级到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生态文明社会时代,科技的发展应当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进,在发明以至于生产的过程中都不应该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去那种触目惊心的破坏。科技教育能够推动绿色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人文教育则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倡导生态文明价值观。科技与人文的协同,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这种文明范式的变迁,整体上也是人类存在范式从生存迈向生活的转换。物质文明可以解决人们的基础性生存需要,精神文明更为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到了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实现和谐共生。此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够放在“两个和解”(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过程中得到更好的解决。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可以避免事实与价值对立的问题,不断提升社会的健康程度。在一般情况下,合情合理合法应该是高度统一在一起的,这就是中国人所常言的“三合”。如果过度推崇科技思维,也会导致合理与合情的分离。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共同参与下,更容易培育出讲究合情合理合法的综合型人才。科技应该是由人来掌控的,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可以助人重新恢复实践主体意义上的创造者乃至享受者。人文驯化的科技,才能真正适合人们生活的需要,对生命体贴,对自然友好。在这样合情合理合法的社会里,不仅有科技之真,伦理之善,也会有艺术之美。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健全社会里,真善美的问题,更容易得到统一性的解决。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实际上是在寻求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对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都有积极价值。经由科技与人文的充分结合,不仅能够在人才培育上开辟新的模式,还可以为塑造新的知识体系、社会结构乃至文明形态拓展新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人类可以重新回归整全的思维,铸造更为健全的文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各种矛盾,将获得新的解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也会获得更加协调的发展。

在新时代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应当立足中国大地,不断发掘中华文明的深层底蕴。中华文明尤以生命的学问见长,人文是能够揭橥其深层特质的标识性概念,具有文化类型的意义。在近现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华文明固有的学术形态饱受误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早就形成了对于存在的独特理解,并形成了一种典范意义上的独立文明,其中所蕴含的智慧、知识和价值,值得现代社会的人们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在当前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非常有必要重新梳理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打造兼容、共生、开放的公共学理框架。经过现代学科方法的系统论证,以及中西方文明的充分对话,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进程将会不断加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和发展也会取得新的突破。

Copyright 2014-2016 大红鹰电子游戏官网 - 大红鹰游戏平台欢迎你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大红鹰电子游戏官网